大批医院转型,这些器械风口来了

2025-03-26 02:28

银发健康产业新时代到来。

01
支持一批医院转型康复医院、护理院
加强老年智能医疗设备应用

近日,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卫健委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举措》)的通知,其中包含三大方面共10项举措,以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消费。
《举措》明确,推动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医院病房改造,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引导有条件的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服务量不饱和的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此外,加强居家健康监测、智能穿戴设备、无障碍科技产品等老年人适用的科技与智能设备的创新、研发及应用。针对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养生保健等需求,为老年人在健康管理、健康监测、健康照护等方面提供人工智能支持

  医院转型预计将带来部分设备采购需求。根据《康复医院基本标准》,二级康复医院至少设置骨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疼痛康复科中的3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重症监护室,并配备基本设备、专科设备及信息化设备等。  

同时,医养结合的推进也将填补健康养老需求。
产业端,《举措》还提出,培育打造一批规模化、品牌化银发产业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打造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加强康复辅具产品研发,推动传统康复辅具产品迭代升级,扩大优质产品供给。
02‍
银发健康风口已至

银发健康产业的“窗口期”已经到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加力支持教育医疗、技能培训、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
3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指出,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要加力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助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从现在到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他指出,将持续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推动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家政等相关产业和业态融合发展,丰富拓展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银发健康养老相关产业上游包括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中游是健康养老服务市场,下游包括社会基本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金融产品。
目前国内康养产业主要有三种业态。一是地产商、险企布局运营养老社区;二是与康养产业相关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向下游养老护理领域延伸;三是社会资本参与康养服务业。
提前布局的企业已明显感知到康养产业热度的提升。‍‍‍‍
3月12日,平安健康发布2024年财报,调整后净利润1.58亿元,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平安健康布局“居家养老、旅居养老、养老机构”的多模态养老服务体系,颇有成效。其中,居家养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3.5%。
医疗器械领域如呼吸治疗器械、康复辅具、居家健康监测、家用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市场,有望持续繁荣。尤其是在居家养老形势下,直接面向居家健康养老消费市场的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业经济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时代,电商渠道的医疗产品销售,也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去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健康医疗药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等各品类全面增长。其中,针对老年群体的多款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40%;降三高药品、电动轮椅、鱼油等健康产品需求明显增加,为老人带来便携生活的助行器、坐便椅、助听器、房颤血压计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根据欧盟2019年发布的《银发经济十大机遇》报告,欧盟65岁以上老年人年消费总额超过3万亿欧元。到2025年,欧盟银发经济规模将达5.7万亿欧元,对整个经济贡献的总规模有望达到6.4万亿欧元,占欧盟GDP的32%。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据艾瑞咨询《中国银发人群健康养老消费报告》,在宏观政策扶持下,预计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潜力巨大

需求端来看,伴随老年人口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提升,国内银发群体的健康需求将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相关产业也将迎来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