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10:17
通用介入类耗材集采将启动
各竞价组设置两档降幅
7月19日,福建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福建省第五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附文末)。
此轮集采集中于通用介入类耗材领域。
《征求意见稿》显示,本次集中带量采购品种为输液港、CVC中心静脉导管(经中心静脉路入)、PICC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路入)、造影导管、造影导丝、血管鞘、血管止血装置等7类医用耗材,竞价单元划分具体如下:
02
介入耗材市场蓬勃发展
本土企业加速崛起
介入耗材市场是医疗器械领域中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且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据了解,介入手术治疗往往较为依赖医疗器械。伴随介入治疗的持续渗透,介入耗材市场前景广阔。
以热点手术为例,据灼识咨询数据,按销售金额计算,2021年中国PCI手术器械市场规模12.7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37.51亿美元。2020年中国PTA手术器械市场规模达2.5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8.46亿美元。
介入耗材可分为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主动脉及外周介入等)和非血管介入类。整体来看,除冠脉介入等成熟领域外,介入市场中的许多领域仍由外资企业主导。
国产企业积极布局高端领域,已经在部分品类中掀起了一小波国产替代潮。
目前国内神经介入处于快速发酵阶段,下沉市场的开拓也逐步推进。赛道内部,弹簧圈这一成熟产品基本形成了集采的全面覆盖,在前期积累突破以及集采加持下,国产替代进程明显。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按销售金额计算,2021年全球的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26.4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95.56亿美元。中国市场不可小觑,2021年约占全球市场的35%至40%。
国内外周介入处于早期发展阶段。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市场规模大约为96.2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62.28亿美元。2023年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为9.74%,未来几年增速将高于全球增速,市场重要性也将提升。
外周介入集采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展,相关企业仍有创新发展的时间窗口。但在集采加速扩围之下,现行价格的保护期可能不会太久。
非血管介入领域,据灼识咨询数据,中国非血管介入手术无源耗材市场规模由2016年139亿元增至2021年26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7%。非血管介入类耗材市场中,进口产品占比同样较高。
整体来看,中国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叠加中国人口基数带来的庞大医疗需求,使得医疗器械市场不断增长。国产企业起步虽晚,但也在崛起和超越的路上不断进发。